《失蹤的女人》是由阿曼德·馬斯楚安尼執(zhí)導(dǎo),波姬·小絲,盧·戴蒙德·菲利普斯,斯科特·格倫主演的一部劇情。主要講述了: 一個俄勒岡州的女人消失了。她留下了一支黑玫瑰和神秘的字條,上面寫著:離去但沒遺忘。更為神秘的是她的失蹤和這張字條反映了多年前發(fā)生在紐約的一系列謀殺案?,F(xiàn)在,一個男人被控告有罪;一名私家偵探失蹤;一
湖·筆:61.237.93.49所有梗都來自于歷史文化和陌生語言,這也導(dǎo)致對兩者有隔閡的觀眾很難有代入感,但好在故事的收束放在了感情上面并且做得自然輕盈。PS:一個聚集了所有閃光燈的迷人角色是不可能輕易死掉的。
景略__:182.81.224.209因為看了原著,就有些無法客觀判斷這部電影了。刪改得基本面目全非,故事也變得特別淺散??傊褪谴掖也莶?,沒什么觀看價值。不過Rose先生選的不錯。
張順飛:106.86.191.117相比靜態(tài)的《拾穗者》而言,瓦爾達(dá)鏡頭下拾穗者含義變得更加豐富,也更加耐人尋味,我甚至覺得,此時在語言上產(chǎn)生了隔閡,漢語里竟不能找到一個詞能夠完美對應(yīng)gleaner的含義。如同影片最終的總結(jié),瓦爾達(dá)企圖將拾穗者的含義定位于人們不愿浪費所作出的一種無視社會偏見的主觀選擇,這很法國,也很現(xiàn)代,至少這樣可以使一個人更能感覺像是一個個體。自身的窘境抑或?qū)ι鐣臒嵝?,都僅是源于自我的意識,而不是外界的評論或者道德的綁架。不過瓦爾達(dá)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主觀創(chuàng)造了些許意圖,米勒的原意相信可不是以一個自我意識極高的姿態(tài)在刻畫撿拾穗粒的婦女,畫筆下記錄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這種方式更多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但瓦爾達(dá)的這種創(chuàng)作真是令人喜歡,一如她盡管年及古稀卻在影片里展現(xiàn)出的天真爛漫,社會的進步,不就是為了讓人變得簡單嗎!
K816路:61.233.210.138為什么評分這么高?故事是很感人,但是電影真的就一般呀
童大大:171.11.150.235我就不明白電影里這些二逼為什么情緒這么激動,脫離生活,人物一點內(nèi)在情感驅(qū)動力都沒有,太尷尬了,蠢得一塌糊涂,對白和段子都分不清。



